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网站年度报表

依申请公开

  • czt000000/2024-02397
  • 〔〕 号
  • 2024-12-23

废旧农膜绿色重生

发布日期:2024-12-23 16:21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过去,大量废旧农膜随意丢弃或焚烧,不仅污染土壤和水源,还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隐患。如今,废旧农膜摇身一变,成为应用广泛的托盘制品。

近日,笔者在中农博西(精河)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看到,回收的废旧农膜堆积如山,生产车间内设备全速运转,废旧农膜和秸秆经过粉碎、干搓、风选、搅拌、热熔、密炼等一系列精细化处理工序,最终变成托盘。“今年新增加了模压托盘,目前有两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塑料托盘60片、植物纤维托盘120片。”该公司总经理杨猛说。

该公司于2023年3月成立,位于精河县托里镇,年回收废旧农膜3万吨,处理残膜2000余吨、秸秆6000余吨,用于生产加工塑料托盘和植物纤维托盘。杨猛说:“精河县地膜用量大,原料来源有保障。除此之外,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及周边企业对物流托盘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市场销路有保障。”

废旧农膜的填埋和焚烧,由于受塑料特性的限制,面临二次污染等问题。该公司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郑州大学等单位的支持,结合河南派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成果,成功研发出地膜残膜无水化处理技术。

“整个生产线采用的是无水化处理,全自动生产,只需5名工人就可以操作。今年公司还扩建了1800平方米的厂房,用于原料储存。”杨猛说,自公司成立以来,累计回收废旧农膜近4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生产加工的产品销往本地企业及周边县市,有效促进了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实现农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杨猛说:“随着精河枸杞、地产番茄酱等农特产品销量越来越好,托盘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后续会新建原料堆放场地,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

相关附件: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X

您即将访问非政府网站链接,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