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网站年度报表

依申请公开

  • czt000000/2021-00320
  • 〔〕 号
  • 2021-03-10

中国国债协会会长孙晓霞:地方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强化“三个意识”

发布日期:2021-03-10 19:17 来源:财政部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中国国债协会会长、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日前参加《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发布会暨政府降杠杆研讨会时表示,应强化“三个意识”,促进地方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孙晓霞指出,地方债正式发行11年以来,在支持积极财政政策、提供合法融资渠道、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促进金融市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13月底,我国地方债已累计发行近32万亿元,余额超过26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存量的22.17%。她表示,地方债的发行一方面有效保障了地方政府筹集建设基金,特别是重点领域融资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经济实现稳步增长、结构调整和补短板;另一方面,用低利率、低风险、高信用的银边债券置换地方政府债务,不仅大幅降低了融资成本,节约了利息支出,而且有效化解了潜在金融风险,促进了债券市场结构优化和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健全。

谈及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孙晓霞指出,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提高地方债的质量与效益提出了新要求。未来实现地方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三个意识”:

一是要强化市场意识,提高市场化发行水平。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金融产品,地方债要遵循市场运作基本规律和规则:坚持市场化发行,不断优化发行定价机制,使发行利率能够合理反映地区差异与项目差异;完善信息披露,提高债券发行透明度,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参考;优化债券期限结构,均衡设置一般债券期限结构,坚持专项债券期限与项目期限相匹配;积极拓宽发行渠道,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

二是要强化风险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2020年政府负债率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但地方债区域风险有所暴露,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而财力不足,存在偿债风险。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保障地方债可持续发展,从短期来看,在保持债务规模合理可控的同时,要调整优化债务结构,并加强债务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绩效管理,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率;从中长期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降低杠杆率,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之策。

三是要强化规则意识,打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方面,发挥市场化约束作用。目前,参与地方债市场的机构类型较多,涉及信用评级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第三方专业机构,但相应的市场规则体系还不够完整。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促进市场化融资约束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健全法治约束。当前,我国政府债立法相对滞后,缺少政府债基本法,虽然有关地方债的制度文件很多,但法律位阶较低,且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因此,要加快地方债立法,依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增强地方债的法律约束力。

相关附件: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X

您即将访问非政府网站链接,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