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中央提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多位专家表示,围绕“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今年财政政策将在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更加突出绩效导向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
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5万亿元,增长1.8%。在实际新增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继续压减本级、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83370亿元,比2020年略有增加,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
新增专项债券安排3.65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000亿元;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比2020年减少1900亿元。
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是今年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2021年,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再降低20%。
近年来持续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2.6万亿元。“十三五”时期,减税降费累计达7.6万亿元。
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
今年预算报告明确提出,节用为民,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申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今年中央本级支出连续两年安排负增长,体现了中央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坚定决心,给地方作出了表率。
更加突出绩效导向
预算报告提出,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使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力求“精准滴灌”到需求终端,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加强绩效结果应用等。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新时期应对复杂严峻形势和多种挑战的迫切要求。2021年正处于强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践行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