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喀什地区立足区域实际,自2021年起创新建立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市场化运作,实行政府债务“借得科学、用得精准、管得智能、还得稳妥”,为喀什地区统筹发展与经济安全提供保障。
一、科学决策“借”,构建精准融资新机制。一是项目储备动态化,建立“十四五”重大项目储备库,实施“领域负面清单+收益平衡测算”双筛选机制,重点支持口岸经济带、产业园区、棚户区改造等具有稳定收益1200个重大项目,其中民生、基建、产业项目占80%以上。二是融资结构多元化,创新“期限阶梯化”发行策略,5-10年期限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占35%),10-15年期债券支持交通枢纽建设(占35%),15-20年年期债券投入产业园区及市政基础设施(占20%),30年期债券投入水利建设(占10%),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下降0.8个百分点。三是风险评估精准化,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财政承受能力和项目收益覆盖能力评估,建立“红橙黄绿”四色预警机制,红色10%、橙色15%、黄色25%、绿色50%;近五年,累计否决超承受能力项目25个、涉及金额8亿元。
二、靶向发力“用”,打造资金效能新标杆。一是资金管理穿透化,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系统和一体化支付系统,实现从国库到供应商的全程电子留痕,资金支付效率提升70%。二是项目支出调度精细化,实行库款调度与项目进度挂钩,建立“月调度、周提醒、日通报”推进机制,提升债券资金支出进度。三是杠杆效应倍增化,创新“专项债(资本金)+市场化融资”组合模式,如巴楚县在水利、生态环保、供排水等领域发行专项债7.3亿元用于资本金领域,撬动银行融资5.48亿元,其他社会资本1.28亿元。
三、智能协同“管”,建立风险防控新体系。一是监测预警一体化,通过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和一体化平台,实现核心数据指标动态监测。二是绩效管理闭环化,构建“项目准备-建设-运营”三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与12个县市债务限额分配挂钩。三是监督审计联动化,建立“三位一体”监督机制,财政日常监管(100%覆盖),审计专项检查(年抽查率30%),上级财政监管部门专项债核查(100%覆盖),问题整改率100%。
四、多措并举“还”,筑牢债务安全新防线。一是偿债准备前瞻化,建立“双预算”保障机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二是债务重组合理化,运用再融资债券置换高成本债务78.3亿元,年节约利息支出0.2亿元。三是制定专项债券偿还方案,按照“谁举债谁负责、谁欠债谁负责、谁还款谁负责”“一单位一方案、一项目一对策”的原则,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采取“到期还本、提前还本、分年还本”等不同还本方式,逐单位逐项目制定具体偿还方案、明确具体解决措施和分年度偿还计划,定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
下一步,喀什地区将持续完善债务绩效与高质量发展考核联动机制,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