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czt000000/2024-00596
  • 发文字号:〔〕号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2024-05-31 11:17:10

挖潜力、提质效、助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4-05-31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财政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织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全年盘活资产6636.67亿元(资产原值,下同),盘活收入1664.78亿元,上缴国库1356.70亿元。其中,中央盘活资产1908.81亿元,盘活收入60.79亿元,上缴国库4.93亿元;地方盘活资产4727.86亿元,盘活收入1603.99亿元,上缴国库1351.77亿元。

一、资产盘活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谋划部署,出好“组合拳”,有力有序组织实施。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均成立资产盘活工作专班,有针对性地制定资产盘活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吉林省强化制度体系建设,研究起草《关于做好资产盘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再次开展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力指导资产盘活工作开展。湖南省在省级层面建立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协调机制,省长挂帅,常务副省长具体牵头负责,省财政厅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专班,省直部门协同联动、省市县同步推进资产盘活。内蒙古自治区统筹谋划盘活工作,加强信息技术支撑,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积极推动资产调剂工作,实现地区内部信息共享,促进跨部门、跨级次调剂和共享共用。

(二)全面清查盘点,编制“明白账”,夯实盘活工作基础。通过全面清查资产,建立闲置资产台账,为资产盘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山东省财政厅指导各级财政部门开展资产清查,分类形成市场化运营、共享调剂、保留周转三张盘活清单。聚焦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等重点资产,聘请中介机构深入摸底,夯实盘活工作基础。云南省明确低效闲置资产标准,重点对房屋、土地、车辆、办公设备家具、大型仪器等资产使用状况进行摸底,梳理低效闲置资产,逐项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盘活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数据治理工作,针对资产登记不准确、要素不全面、核算不规范、核销不及时等问题进一步规范,确保基础信息准确无误。

(三)深入挖掘潜力,注重“深利用”,激发资产最大效能。综合采用修旧利废、循环利用、调剂共享等方式,促进资产优化配置,提升存量资产利用效率。财政部强化现有资产的统筹利用,通过调剂共享优化内部资产配置,修旧利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新购设备需求,节约财政资金。全年盘活办公设备家具3214件,资产原值1247.84万元。教育部武汉大学深入挖掘待报废仪器设备再利用价值,将不再有科研价值的仪器设备,如航空定位定向系统、激光雷达系统、无人驾驶机等,转用于学生教学观摩、拆解实验或陈列品展示,充分发挥资产使用价值。中国科学院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资产调剂,其下属单位南海海洋所1100吨级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船实验2”科考船因技术原因无法满足相关科研工作,无偿划转至福建省集美大学用于教学演练,盘活资产原值998.39万元。

(四)加强开放共享,用好“聚宝盆”,助力科技领域创新。将推进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从医院专用设备配置管理、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三个层面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内部专用设备共享共用、调剂机制,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益。北京市持续推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对平台开放共享实施绩效考核并给予后补贴支持,发放首都科技创新券,资助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利用平台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检测、合作研发。上海市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大型科学仪器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五)发挥公共属性,聚焦“惠民生”,积极支持增进人民福祉。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资产盘活与民生事业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闲置资产社会效益。厦门市思明区将部分闲置清洁用房改造为环卫工人宿舍,推动解决一批环卫工人居无定所的问题;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将安置房地下停车位向社会公众开放,化解附近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创新资产+养老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将闲置房产打造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资产使用效益提升、养老需求有效保障、社会资本适当获利三方共赢。宁波市宁海县将113个核酸检测亭分类改为沿河特色商铺、环卫工人休息处、街头志愿者临时驿站、交警岗亭、居民快递服务点、农业管理用房等,核酸检测亭重新利用,变废为宝。

(六)市场化集中运营,实施“规模化”,提升盘活效率效益。整合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资产,实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提升资产统筹能力和资产运营收益。新华社将盘活资产与拓展重大经营项目结合,引入社会资本,将江西分社老旧房产改造为新华媒体融合数字产业园”,提升资产使用效益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地方融媒体产业发展。安徽省将黄山市交通局所属的65个低效闲置道班划转给黄山交投集团运营管理,采用市场化方式将其打造成集休闲、娱乐、食宿等服务于一体的道班驿站,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探索党政机关集约化办公,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整合调配,腾退出面积大、地段好、价值高的办公用房,统一委托管理、统一评估租金、统一公开招租,形成持续性收益。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一些单位对资产盘活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到位,主动创新意识不足。各部门因地制宜的创新不够,对新模式新路径探索不足,通过市场化运营等方式盘活的占比不高。部分单位将资产盘活理解为独立的、阶段性工作,没有把资产盘活与日常管理统筹结合,建立常态化盘活理念。

(二)部分资产盘活存在较大难度,影响后续工作开展。通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大部分闲置资产已重新盘活利用,剩余可盘活的优质资产较少。部分资产因利用价值低、改造成本高、市场需求差等原因,短期内盘活难度较大。

(三)支撑资产盘活的工作基础有待加强,历史遗留问题形成掣肘。一些地区受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市场化交易不活跃,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不多,资产盘活渠道受限。部分房屋土地资产存在产权问题,明晰产权工作机制不完善,后期盘活工作存在困难和风险。

(四)一体化系统作用发挥还不充分,信息化程度还需提高。中央及各省份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发布闲置资产信息,推动资产调剂利用。但资产调剂局限于本区域内部,跨地区、跨级次盘活力度不足,需要尽快打通中央与地方资产数据交互通道,建立全国闲置资产信息共享机制,推动闲置资产在更大范围内盘活利用。

(五)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工作成果运用不足。各部门将资产盘活纳入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但考核指标设计较为单一,所占分值有限,不能全面反映盘活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激励效果不足。考核结果仅用于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审核,未能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资产盘活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收支矛盾、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升资金支出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财政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指导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推进资产盘活工作,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强化日常管理,持续降低闲置存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抓实抓好源头管控。严格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优先通过调剂方式解决,对于存在同类闲置资产的单位,不予批准新增资产配置申请,避免出现一边盘活,一边新增闲置资产的现象。对于无使用价值,且无法通过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的闲置资产,及时报废处置。

(二)进一步挖掘存量,实现盘活资产全覆盖。进一步扩大盘活范围,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数据资产等的盘活利用。开展数据资产确权登记、价值评估、会计核算、登记管理、授权应用等研究,探索建立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数据资源资产资本有序转化,实现合规化、标准化、市场化、增值化流通使用,有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三)坚持问题导向,疏通盘活痛点难点。找准资产闲置病灶”,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破解难点堵点问题。对于资产权属不清、权证不齐等问题,宣传、推广开通绿色通道容缺办理等经验,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于资产盘活方式单一等问题,梳理地方资产盘活的创新案例,总结提炼出具有可复制性的经验做法,指导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因地制宜探索资产盘活有效路径,切实提升盘活效率。

(四)畅通信息渠道,提高盘活工作效率。以全面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资产基础管理,为盘活资产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信息。持续优化一体化系统中资产管理模块,完善资产调剂共享功能,推动中央与地方一体化系统对接,打通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调剂通道,形成全流程业务线上环节,提升全程监管效率。

(五)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盘活成效。进一步完善资产盘活绩效考核有关指标和计分标准,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加大盘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盘活资产处置收入与预算安排适度挂钩机制,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盘活工作积极性。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和督导检查,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开展资产盘活工作。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