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服务当下、展望未来的重要支撑。2025年,塔城地区财政局积极响应时代要求,积极采取“五项举措”,全面开展档案归档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与科学化,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财政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塔城地区财政局将档案归档管理工作视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从档案收集、整理、审核到最终归档,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档案归档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涉及财政政策文件档案收集时,由办公室专人负责,局内各科室密切配合,保证文件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为后续整理工作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已受理归集局内各科室文件共计928份。
(二)规范流程标准,提升档案质量。
为保证档案归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塔城地区财政局依据国家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档案归档流程和标准。从档案分类、编号、装订到目录编制,都有严格的操作指南。对于党支部档案,收集整理2024年度各支部党员花名册、工作计划、总结等,对于会计档案,按照年度、类别等进行细分,统一装订格式,并附上清晰准确的目录索引;对于业务档案,则根据项目或工作内容进行归类,确保同一类档案在整理方式上的一致性。同时,加强对档案质量的审核把关,实行多级审核制度,确保每份档案都真实、完整、规范。
(三)注重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塔城地区财政局积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档案管理理论知识、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以及财政业务知识等多个方面。通过培训,档案管理人员不仅熟练掌握了档案整理、编目、检索等传统技能,还能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档案的录入、存储和检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塔城地区财政局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加大硬件投入,配备先进的档案数字化设备,如高速扫描仪、大容量存储设备等,为档案数字化转换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积极引入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档案数据库,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存储和快速检索。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就能迅速找到所需档案信息。同时,注重档案信息安全,采取加密存储、权限管理等措施,确保档案数据不泄露、不丢失。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档案信息,保证档案的时效性。
(五)强化成果运用,服务财政工作。
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财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塔城地区财政局充分挖掘档案价值,将档案资料运用到政策制定、项目评估、财务审计等各项工作中。在制定新的财政政策时,参考历年相关政策档案及实施效果评估资料,使新政策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进行项目资金审计时,借助项目档案资料,快速准确地掌握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通过强化档案成果运用,实现了档案管理与财政业务的深度融合,为地区财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2025年,塔城地区财政局在档案归档管理工作上的积极作为,不仅提升了自身档案管理水平,更以高质量的档案服务为财政工作的科学决策和高效执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塔城地区财政局将继续探索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