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总书记云贵之行心系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21 18:25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20次
【字体: 打印

317日至18日,贵州;19日至20日,云南。全国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连赴西南两省考察调研。

2025年伊始,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赴贵州和云南考察,总书记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学习领会。

(一)以重点部署谋划高质量发展

一是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近段时间以来,内卷式竞争备受社会关注。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要求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在贵州、云南考察期间,总书记将主动换作坚决,凸显解决问题的决心。

要实现对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治理,就必须用好用足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建设更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考察期间,总书记专门提出要通过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

对贵州,要求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对云南,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这些工作要求,指引包括两省在内的各地更好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

二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谋发展。

贵州、云南考察中,总书记指出,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

2024年,贵州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达63%左右。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在考察中,总书记要求贵州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云南是全球唯一可以实现花卉全品类生产、全年不断供应和一站式采购的地区。此次总书记来云南,考察了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求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和云南的优势所在。在贵州,总书记要求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云南,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云贵之行,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两省独特省情提出明确要求,为各地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作出指引。

(二)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云贵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贵州肇兴侗寨和云南丽江古城。

在肇兴侗寨,侗族大歌表演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金名片,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解决了许多绣娘家门口就业问题;在丽江,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独特的纳西族民俗让古城别具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强调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这两地的一幕幕鲜活场景,正是这一方法论的生动实践。

贵州和云南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贵州、云南考察中,总书记要求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为当地传承保护特色文化、并做好活化利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唯有统筹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文化的潜能才能真正激发出来,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建之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贵州、云南考察期间,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指出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全国两会后,一场聚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这一学习教育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确定的。

在贵州、云南考察期间,总书记都对这项党建重点任务进行了进一步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实施,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必将带动社会生态正气充盈,护航我国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关附件: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

X

您即将访问非政府网站链接,是否继续?